上海1月13日電(記者李紅兵孫曉靜)“太棒了!”上海中原機場保稅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孟路明對此表示驚嘆。上午6時30分,貨機在浦東機場降落。 10時10分,貨物被清除出區域,距離著陸點僅3小時40分鐘。如果它在自由貿易區之外,則需要一到兩天的時間。
從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採集的櫻桃,從洋山保稅港區的碼頭檢查並放行,從兩天壓縮到最快6小時。 “物流成本降低了30%!” “每日果園”的創始人趙國璋說。
三年多以前,中國的第一個自由貿易區是在上海浦東。過去三年來,
上海自由貿易區的變化令人驚嘆:中國第一個“外資負面清單”從190個縮減到了122個。上海的自由貿易區創造了四分之一的城市國內生產總值四分之一的大小。 “自由貿易區”背後是一系列制度創新的佈局:
- 建立以負面清單管理為核心的投資管理體系,形成符合國際規則的市場准入模式,90%左右的國民經濟獲得外資前置國民待遇;
- 建立符合國際貿易便利化標準的貿易監管體系,在國際競爭性港口監管和服務模式下,海關特殊監管區實現了當日一線進口貨物入境口岸。進出境貨物平均入境時間分別下降78.5%和31.7%。上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已經整合了20多個部門,試點企業物流和倉儲成本下降了50%以上,業務量增長了40%。
- 建立適應更加開放的環境和有效防範風險的金融創新體系,自由貿易區已經開放了6萬個自由貿易賬戶,覆蓋110個國家和地區,近28000家
外商投資企業 。
- 建立規範市場主體行為的監管體系,形成透明,高效的後處理監督體系;我們將在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政府職能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三年的創新改造,“上海樣本”的再造,上海自由貿易區的一些重要成果已經復制並推廣到全國。上海市委書記說:“制度創新是經濟長期發展的動力,抓制度創新,服務國家戰略,上海是責無旁貸的。